滚动资讯:

城市有钱修地铁 却没钱修下水道能不内涝
发布时间:2011-06-21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



   今年春夏以来,南方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情严重,以至几乎河湖干涸,影响农事、生态堪忧;六月中下旬以来,好不容易盼来了雨水,本来是久旱逢雨,可几场暴雨下来,且不说因久旱逢暴雨带来的山洪或决堤等地质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很大程度上还扯得上是天灾。反观并不存在山洪暴发等自然灾害的城市,但与过去年份雨季司空见惯的却仍然是可以想象必然发生的频繁城市内涝,今年当然也不例外。据中国广播网6月20日报道,日前,南方迎来第四轮强降雨,武汉、南京、杭州多地再现城市内涝。受强降雨影响,武汉市内主干道几乎瘫痪;南京多个居民家中进水。尤其是武汉,出现了城市中心开车如行船的壮观景象,不可谓不触目惊心,特大暴雨之下,长江大堤尚且安然无恙,城区内却洪水滔滔,岂不怪哉!新华社社评指市政建设盲目扩张是造成城市暴雨中内涝的原因之一。 

    毋庸置疑出现如此窘迫的城市内涝,当然与近些年来城市为了所谓的市政政绩盲目扩张而城市建设规划观念滞后脱不了干系,人们常说,衡量一个城市的建设水平一场暴雨就可以了,这是很有道理的,我们知道,英国伦敦的下水道几百年前建成至今仍然在发挥重要的作用,甚至到了今天仍然可以成为伦敦城市旅游的著名景点,相比于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建设规模,不可谓不令人感慨万端;而巴黎的下水道系统用了三百多年了,德国人在青岛修的下水道系统也用了超过一百年了。这些难道不能充分说明什么吗?其实这才反映了一个城市管理者、规划者和建设者的城市发展规划理念。其实用一句挖苦讽刺的话更能说明问题,那就是中国城市和西方城市的差距仅仅隔着一条下水道而已。

    看似小小的下水道,欧洲人早在数百年前就已经意识到其对一个城市发展生存以及民生的巨大现实意义,从而能将一个城市下水道系统修建成错综复杂、四通八达的地下水道网络,一俟出现暴雨,不至于形成内涝危害和影响正常的居民工作和生活,得以保障一个城市的正常运行秩序。或许这仅仅只是一种理念,但这或者才更是真正的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反观中国,在那些所谓的城市管理者眼中,仿佛一切工作都围绕着以看得见的政绩为中心的形象工程开展,街面上林立的高楼大厦、光鲜的道路高架桥,无不彰显出一种经济发展下的表面繁荣,而那些其实更重要的、看却看不见的城市排水系统,却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中其重要性似乎变得微乎其微,所谓“重地面、轻地下”,其本质其实城市管理者好大喜功的政绩观,而忽略了一个城市应有的长远规划,本质上是对当地民生的忽视。那么一碰到暴雨,出现严重内涝也就理所当然了。正如新华社所评论的,高楼林立、光鲜亮丽的城市地上建设,“繁荣”和“政绩”一览无余,能引起更多关注。而排水管网等看不见、摸不着的地下隐蔽工程,却很难让有关部门用心。雨水本是正常天象,可怕的是城市开发建设的“急功近利”和“盲目扩张”,阻挡了雨水的去路。在暴雨来临时,才会让城市窘态百出,狼狈不堪。如果城市建设管理者不能从教训中获得认识,更新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加强城市公共管理和应急机制,就很难真正实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每遇暴雨则很多城市必然内涝,也几乎年年被公众诟病,哪怕出现如武汉这般城市路面行车如行船的窘境,但似乎也改变不了年复一年的现状,尤其是南方的城市如此,人们不禁要问,明明知道每年雨季都会下大雨,为什么不把城市的排水系统规划好再建这些大楼呢?为什么不充分考虑大量坚硬水泥路面下,修建更通畅的大型排水系统呢?或许会有城市管理者述说资金紧张、工程技术难度大等等,但这或许都是借口,包括武汉在内南方各大城市趋之若鹜的大规模上地铁工程,难道花费的资金还不巨大?凡是大上地铁的城市,无不搞得整个城市地面道路、通信电力电缆等民生资源乱七八糟,工程不可谓不浩大、不可谓不复杂,可从不见那些管理者对此忧心忡忡,反而乐此不疲?其实谁都知道为什么?下水道也是地下工程,却鲜有人重视,因为似乎下水道与政绩、与城市形象工程关联不大,而地铁则可以很快成为一个城市现代化的象征,与地面上的高楼大厦如出一辙。当然作为“为官一任”的管理者们,短期政绩才更显得重要和迫切。

    而事实上对于一个城市,真正只有象下水道这样的城市地下排水系统,才更具有城市发展的长远意义,毕竟成对对于南方城市来讲,年年遭遇暴雨几乎在所难免,这是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如何不让其成为城市灾害,当然更应该成为城市管理者道德应当考虑的问题,年复一年的发生城市内涝,本身就是政府的失职。而且与修建地铁相比,完善城市排水系统这并非天大的难事,无非反映出一种城市管理理念以及为官一任的职业道德。记得雨果曾说过: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确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