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娄底:简了习俗 浓了乡情
发布时间:2018-02-14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康承贵 曾峰 邓缤鹏 黄妙

  华声在线2月14日讯(通讯员 康承贵 曾峰 邓缤鹏 黄妙)“婚事新办,崇尚节俭。酒席控制在30桌内,每桌不超过300元。红白喜事、重大节日不放烟花,少放或不放鞭炮。人情往来直系亲属及五代内旁系亲属不超过200元,其他亲朋好友不超过100元。”2月5日上午,天气晴朗,阳光普照,娄底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荐国来到娄星区万宝镇石塘村调研乡风文明建设、宣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当他看到村部公示栏内关于移风易俗的条款时,脸上露出了笑容。

2月5日上午,娄底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荐国来到娄星区万宝镇石塘村调研乡风文明建设、宣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村部公示栏内关于移风易俗的条款点赞_meitu_1.jpg

2月5日上午,娄底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荐国来到娄星区万宝镇石塘村调研乡风文明建设、宣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村部公示栏内关于移风易俗的条款点赞

  在娄底乡村,这样的村规民约并非个例。近年来,娄底市厚植乡村文明沃土,构筑精神高地,以文明创建、文化熏陶、最美引领、机制助推促乡风文明建设,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悄然上演。

  春节前夕,记者行走在湘中大地,从古老梅山到世界锑都,从涟水河畔到国藩故里,处处洋溢着文明乡风,耳边激荡着一曲曲动人的旋律。

  爱心成为传播文明风尚

  娄星区石塘村65岁的曾仲吾,尽管儿子早逝,女儿精神受挫,自己家庭出现了重大变故,生活也不宽裕,但40多年来,她与101岁的家婆喻买秀相处从没红过脸。2014年6月25日,喻买秀因不小心摔在地上导致骨折,一直坐轮椅,生活不能自理。曾仲吾日夜服侍家婆,喂饭送水,端屎端尿,无怨无悔。

  新化县水车镇柳白村乡村医生郑太红,43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017年端午节凌晨。人们在清理他遗物时发现了4个账本,上面记有1799笔账,这1799笔账目一共涉及1046个名字,累计金额127869元。据欠账的村民柳白村贫困户谢伟华说,他儿子两岁那年从楼上摔了下来,他老婆抱着儿子找郑太红救命。郑太红医生看着伤口说,“我没条件做手术,要赶紧送医院。”刚说完谢伟华老婆嚎啕大哭,“没钱啊!”郑太红立马掏出身上的2000元钱,又联系车子送去最近的医院,再打电话通知谢伟华回来照顾。谢伟华说:“时至今日,我还欠红医生333元。”

  今年67岁的邓希安是涟源市荷塘镇福田村的村主任,她把孤寡五保老人当父母, 把计生育龄妇女当亲人,把村里村外事当自己的事。村民亲切地称她为“希主任”、“希外婆”。

娄底市涟源市荷塘镇福田村的湖南好人邓希安”希外婆“把孤寡五保老人当父母_meitu_3.jpg

娄底市涟源市荷塘镇福田村的湖南好人邓希安”希外婆“把孤寡五保老人当父母

  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是李丹吾老人的生日,邓希安每年都会去看望他,给他留下200元过生日。从1983年起,邓希安30多年来从没有间断。

  2016年6月,邓希安像往常一样来到92岁的五保老人毛绍求家里时,发现老人得病躺在床上起不来。邓希安连忙租车把老人送到医院。老人大小便失禁,邓希安就帮老人擦洗身子,洗脏衣裤,买来饭菜喂给老人吃,同病房的人都以为邓希安是老人的亲生女儿。

  2002年,邓希安当上了福田村妇女主任、计生专干。邓希安做好计生工作的“法宝”就是经常走村串户和孕妇、计生对象谈心,把育龄妇女、计生对象当做自己的亲人。

  村民邓正秀连生2个女孩,丈夫思想狭隘,外出打工不管妻子。邓希安得知情况后,帮忙照顾产妇、做家务,整整照料了邓正秀1个月。

  2013年1月,天寒地冻。一天深夜12点,在娄底东方医院生产的李芳打电话到邓希安,想请邓希安到东方医院去帮忙照料一下她。

  李芳的丈夫在广东打工,婆婆有病坐不了车,去不了医院照顾,她娘家又是广东湛江市的。临产了身边没人照顾。

  邓希安马上出门,踩着冰雪,步行近4公里路来到医院,细心照顾了李芳和婴儿3天。

  1983年,邓希安和丈夫开起小商店后,她的家就成了邮政代办点。邓希安为本村以及邻近干山、龙家等8个村义务收发信件20多年,每年的高考录取通知书到来时,她更是会“特快专递”到户到人。

  2012年9月,培元组的孤儿黄瑛哭着要读书。可他的养父母年龄大,身体都不好,家贫如洗。邓希安听到了小黄瑛的哭声,立即把平时省吃俭用攒下来的1500元钱给了小黄瑛的养父母。小黄瑛上学后,邓希安经常抽时间去看望,不时给她一点钱去买学习用品。

  静水流深,润物无声。娄底乡村已涌现出上万位爱心典型,爱心已然成为一种“最美”风尚。

  百姓成为乡风建设主力军

  走进娄底农村,文明新风扑面而来:道德评议会、最美宣讲会活跃乡间,道德文化墙、善行义举榜分外显眼,好公婆、好媳妇事迹声声传唱……

  乡风评议,评出文明新乡风。在娄星区石井镇百亩村村委会前,一块乡风文明评议榜分外引人关注。“红榜”上,2位好媳妇悉心照料婆婆的事迹受到村里的一致好评,而村民周某却因为不孝敬父母,登上“黑榜”,饱受诟病。百亩村每季度开展一次乡风文明评议,通过红黑榜公示正反典型,同时开展“好儿媳”“好公婆”“好孝子”“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引导村民见贤思齐。

  热议乡风民风,热评百姓典型,已成为娄底农村的一道靓丽风景。近年来,娄底市在各行政村成立乡风文明评议小组,发挥农村党员干部、能人乡贤、群众骨干的作用,结合“一村六美”建设,组织开展各类乡风文明评议活动,让群众真正成为乡风建设的主力军。

  去年初,新化县从禁燃禁炮破题刹歪风,喜事新办、丧事简办,被写进村规民约,村民操办红白事,有了详细规定。

  新化县田坪镇万龙村村民鄢国仁,去年12月3日,鄢国仁母亲满100周岁,两口子想无论如何也要为老人办寿宴。可家底太薄,按以往的惯例办酒,无疑会亏出个“大窟窿”。一筹莫展之时,村里红白事理事会找上门,主动提出来操持。

  寿宴当日,现场没多余装饰,只在屋门口挂一副祝寿对联。摆32桌,一桌坐8人,四荤四素,外加俩凉碟,全是家常菜。“一桌酒菜220元,32桌就是7040元,加上给客人的回礼钱花1万多元,总共开销两万元,和收到的礼金差不多。”邹习娇给记者算了下细账。“要是从前,这点钱还不够买鞭炮呢!比起以往,省了足足有4万元。”老鄢接过话茬。 “不放鞭炮照样热闹,没给儿子媳妇添负担,我心里舒坦!”听着儿子儿媳算账,鄢国仁的母亲说。

  “喜事办1天,丧事最多办3天;不放烟花爆竹、不搭充气拱门、菜量适中等新风尚,早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新化县田坪镇万龙村党总支书记李基球算了个数,“一年下来,全村省下的鞭炮钱,至少就100万元。”

  核心价值观浸润人心

  家风正则民风淳。娄底各县市区 “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系列主题活动持续开展,好家风、好家训评选热潮不断,党员带头亮身份、立家规,引导村民正品行、严家教、树家风,有力促进村风民风向上向好。

  曾国藩秉承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把“齐家”摆在突出位置,在他留下的家书、日记、奏折以及诗文中,可以看到,无论修身还是治家,他都堪称楷模。作为曾国藩故里,双峰县深入挖掘曾国藩独特的家教文化、耕读文化内涵,并多次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曾国藩家风故事和家教精华,增强党员干部对家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营造文明乡风的良好氛围。

娄底市双峰县多次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曾国藩家风故事和家教精华,营造文明乡风的良好氛围_meitu_7.jpg

娄底市双峰县多次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曾国藩家风故事和家教精华,营造文明乡风的良好氛围

  2017年7月被评为助人为乐“湖南好人”的王勇光是双峰县走马街镇金蚌村人,2017年6月12日晚,郴州下暴雨,王勇光冒雨站在郴州市北湖区南岭大道一个窟窿前指挥交通、提醒过往车辆减速避险,被广大网友称为“井盖哥”。他从2003年起每年春节期间都要慰问金蚌村以及云南耿马县的五保户、残疾人、孤儿,为他们送去大米、食用油以及慰问金;在云南做生意7年,相继资助过45名贫困生;在桂阳,为当地贫困户免费安装200多台净水器,并购买40万元左右物资送给贫困群众。王勇光的这些自发行动都是受母亲的教诲和影响,每次回家,68岁的母亲彭玉娥总是说“孩子,你虽然被评为‘湖南好人’,但不能骄傲。你要谦虚谨慎,继续多做好事,多多行善。”勉励孩子要多做好事、善事,并把这种家风传承下去。

  娄星区石塘村村民喻金莲,今年2月4日满80岁。她丈夫曾义文今年89岁,是一位老党员。多年来,曾义文从不办寿宴,不仅如此,他还告诫家人“勤俭持家,严禁铺张”。他的儿女孙辈们一直秉持这一良好家风。喻金莲80岁生日那天,没有通知朋友和乡邻,只是自己家人和亲戚摆了几桌饭菜,儿女们买了衣服、水果送给老人,以示祝贺。

  “我咯么大年纪了,随他们的心意,反正我不做酒,免得浪费钱财,麻烦别个!”当问及喻金莲没有办寿晏有什么想法吗,老人朴实的话语折射出了良好的家风和乡风。

  近年来,娄底乡村文明家庭、美丽庭院、文明村民评选热潮连连,“梅山傩戏”、“涟源珠梅抬故事”等群众文化品牌活动蓬勃开展,让核心价值观走进千家万户,群众在看中感受、唱中激活、学中养成、行中陶冶。

  新风激荡除陋习美乡村

  新婚新办,丧事简办,陋习禁办,娄底农村一股股新风涤荡着陈规陋习,充分展示出了乡村的人美、心灵美、环境美和生活美。

  2月7日,娄星区杉山镇同安村举行《村规民约》承诺签字仪式。 活动中,同安村村主任宣读了《同安村村规民约》,对禁止大操大办婚丧宴请、坐等靠要游手好闲、私搭乱建乱堆垃圾、偷盗骗抢涉赌涉毒等“四类行为”作了详细规定,特别对党员干部作了更为严格的规定,并成立了村级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等“四会组织”,具体负责刹歪风治陋习。刹歪风治陋习由党员干部带头,引领群众紧跟新风尚,以达到抓党风正民风的效果。最后,村支两委干部与群众在《村规民约》承诺墙上签字承诺。

2月7日,娄底市娄星区杉山镇同安村举行《村规民约》承诺签字仪式_meitu_2.jpg

2月7日,娄底市娄星区杉山镇同安村举行《村规民约》承诺签字仪式

  2015年2月18日,除夕夜,各乡村响起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可新化县吉庆镇油溪桥村的村民,一改千年春节习俗,没有一户人家燃放烟花鞭炮,村民们在家围炉守岁,边看晚会,边话天伦品美酒,整个村庄静谧安详,其乐融融。

  油溪桥村总面积2.5平方公里,农业人口369人。在村支书彭育晚的带领下,油溪桥人扬帆起航,近年先后被授予全省“生态家园村”、“文明卫生村”、“最美乡村”等荣誉称号。

  随着村里经济进一步发展,村民办红白喜事时燃放烟花爆竹之风也曾愈演愈烈,甚至于互相攀比,比谁放的爆竹烟花更多,更好看,更响亮。村民彭计宝说,前两年来一到过春节,有的人家放烟花爆竹花掉的钱甚至在1万元以上,不仅造成了铺张浪费,而且纸屑满地,浓烟呛人,村里保洁员要搞两三天卫生才能清扫干净。

  临近春节,村里召开村民大会,彭育晚把燃放烟花爆竹容易造成铺张浪费,污染环境,影响身心健康和安定团结等危害告诉村民;让大家讨论燃放烟花爆竹到底是利多弊少,还是弊多利少?然后引导群众,要比就比谁家的卫生环境搞得好,要比就比谁家致富快,要比就比谁家人缘好,要比就比谁家好事做得多。最后由村民举手表决通过。油溪桥村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先试行一年,视结果如何再正式写入村规民约。

  油溪人明白,是村支两委干部带领大家刨掉了穷根子,走上了富裕路。因此,村民们自觉拥护村里的决定,并把村里禁炮的消息告诉所有的亲朋好友,要他们在正月里来村走亲访友拜年时,不要放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