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医患互信共助八旬老人重获新生
发布时间:2017-04-2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董昉

  医患互信共助八旬老人重获新生

  ——市中心医院成功为八旬高龄患者实施射频消融手术

  华声在线娄底讯(通讯员 董昉)2017年4月25日上午,记者在娄底市中心医院36病室(心血管介入病房)见到了85岁高龄的梁湘英奶奶。刚刚经历过射频消融手术的梁奶奶精神矍铄,一脸笑容。“我现在心不慌、头不晕,整个人精神气都回来了。”回顾20多天的住院日子,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照顾,梁奶奶几度潸然泪下,一再感慨,自己真是好福气,碰到了一群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医护人员。

  困扰:奶奶心动过速10余年

  梁奶奶是娄星区人,10年前,开始出现胸闷,心跳加快等症状,心跳最高时达到180次/分。因为发作次数不多,且每次持续时间很短,过后检查也无法查明原因,所以每次梁奶奶都抱着“忍一忍”的心态挺过来了。

  近年来,随着年龄增长,梁奶奶的病情逐渐加重,反复发作,经常心悸、头晕,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2017年4月2日,清明节前夕,按照当地习俗,梁奶奶回老家涟源给亲人“挂青”。也许是因为上山劳累诱发了病症,当天下午,梁奶奶就感觉胸痛、气促、心悸。家人一看不对劲,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梁奶奶被紧急送往娄底市中心医院。

  经检查,医生初步诊断梁奶奶所患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医生予以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扩血管,改善循环治疗,梁奶奶胸痛的情况有所好转。

  喜悦:十年顽疾得根治

  尽管有了药物的控制,梁奶奶病情有所缓解,但市中心医院36病室(心血管介入病房)主任、介入导管室主任、心内科博士王裕勤却丝毫不敢松懈。梁奶奶年事已高,住院期间,病情更是反复发作,而频繁的心动过速会导致心脏缺血,后果不敢设想。

  以梁奶奶目前的情况,药物并不能确切有效地控制病情,况且药物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要想彻底根治,最好的方式是手术。可是梁奶奶基础疾病多,有严重的冠心病、高血压3级、慢性胃炎,心脏更是曾做过两次支架手术。在检查中又发现梁奶奶右心房扩大,结构复杂,加上老人年事已高,手术风险大,难度高。

  怎么办?做还是不做?在王裕勤博士把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跟梁奶奶及家属详细沟通后,家属给医生打了一支“强心剂”,“王主任,我们全家都无条件相信你们,请您准备手术。”

  有了患者的充分信任,4月23日,在王裕勤博士的具体指导下,副主任医师段世英、主治医生蔡鑫联合采用Ensite三维标测系统对梁奶奶实施了射频消融术。手术历时两个小时,圆满完成。

  蔡鑫介绍,梁奶奶手术的成功,离不开成熟的医疗技术,但患者本人和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商讨手术方案时,家属给了院方最大的信任,表示相信医院、相信医生,一切都听院方的。

  感动:医患和谐一家亲

  4月25日,梁奶奶手术后的第三天,王裕勤博士和主治医师蔡鑫在病房查房。梁奶奶紧紧握住王博士的手,感慨地说:“王主任、蔡医生你们太好了,把我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特别关照,我真是好福气,碰到了你们这些好医生。”说到动情处,奶奶落泪了,一旁的女儿易女士拿起纸巾,轻轻擦拭老人眼中的热泪。

  易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的父亲过世多年,弟弟们又身在国外,没有太多的时间承欢膝下。这次生病,弟弟们都不在身边,老母亲心里总是有一些孤单和遗憾。母亲这次在医院住了20多天,每天跟医护人员朝夕相处。母亲的多次病发,都是在凌晨、深夜,尽管如此,医生也都是随喊随到,毫无怨言。特别是有次凌晨,母亲病发,已经下班回家休息了的王裕勤博士在接到电话后,立马赶到医院,让人感动不已。平时,医护人员对母亲也特别关心,嘘寒问暖,主治医生蔡鑫更是轻言细语,治疗胆大心细,给了母亲很多安慰和温暖。自己和哥哥看到医护团队的真情付出,心里也是非常感激。

  “母亲现在的身体和精神状况都好了起来,我们也松了一口气,卸下了心口大石。”易女士说,这么多年,母亲每次发病都很突然,没有任何征兆,她的病犹如悬在大家头上的一把利剑,经过这次彻底根治后,再也没有了后顾之忧。

  警惕:心动过速莫忽视

  据市中心医院36病室(心血管介入病房)主任、介入导管室主任王裕勤博士介绍,心律失常可分为快速型心律失常(即心动过速)和缓慢型心律失常。心动过速按起源可分为房性心律失常,室上性折返性心律失常等,通常表现为心慌、胸闷、黑曚,严重时可导致休克或突发晕厥,某些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可以引起猝死。王裕勤提醒广大病友,如果在平常生活中发生不明原因的心动过速,频发早搏,房颤等,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指导和建议下服药或者选择介入射频消融治疗。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作为全省临床重点专科,目前可开展各种类型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速、房颤,频发室性早搏,室速等心律失常的三维射频消融治疗,这是目前根治心律失常最有效且安全的手段。

  记者手记:医生的价值是患者用生命赋予的,这是这份职业的特殊所在。采访梁奶奶时,她曾三次落泪,从中我感受到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感激和敬意;从医生的讲述中,我看到了他们的真诚和付出及被认可的欣悦。和谐,其实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在梁奶奶的治疗过程中,医生充分重视,用人文关怀使梁奶奶及其家属切身感受到了尊重与关爱,帮助梁奶奶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也让梁奶奶充分信任医生,为其以后的手术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梁奶奶的信任也给医生救死扶伤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在双向互动中,一种和谐、融洽的医患关系悄然成型。在医患矛盾不容小觑的今天,市中心医院36病室(心血管介入病房)的医护人员和梁奶奶之间的友善值得我们深思。不可否认,社会真的存有很多的矛盾和纠纷,但是我们每个人是否低下头来凝视过自己,有没有为那份和谐与融洽提供过基础?有没有心怀坦荡地相信过什么?有没有力所能及地付出过努力?愿人与人之间多点信任、多点关爱,多点付出,少些猜忌、少些冷漠、少些计较,如此我们所追求的和谐社会定不会太远。

医务人员与老人亲切合影.jpg

医务人员与老人亲切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