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把“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的消息近日占据各大媒体显著位置,与“为老人提供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形成补充,此次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加入“应经常看望或问候老年人”法条,关注的则是老人的精神需求。所有老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都应得到满足,这是一个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相比于城市生活的老人,农村的老人可以享受到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资源更加有限,他们应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帮助。
百善孝为先。孝敬老人是中国文化引以为豪的传统,一直以来,孝道靠着强大的道德力量不断传承。然而,当前我国正面临着一个特殊阶段——老龄化社会的到来。2013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占总人口的14.3%,今年,这一数字将突破2亿,迎来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依靠法律的约束力,保障老人的精神需求,这是应对老龄化社会到来的进步之举。
关心老人的精神需求,需要子女膝下承欢、子孙满堂的天伦之乐,也需要同辈人交流的默契情谊,自我喜好得到满足。这些对于农村的老人来说,还都是一种奢求。农村的青壮年子女大都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在村子里孤独守候。迫于生活的压力,老人们理解子女不能回家的苦衷,还尽己所能地守着家里的土地继续耕种,不给子女增加负担。农忙干活,农闲晒太阳,这种延续了一辈子的生活模式背后,是多少个农村老人已经日渐麻木的精神需求。留守,空巢,生出无尽的孤独感,但他们却很少说出自己的需求。
新法的实施,规定了孝敬老人的底线,子女的精神赡养无疑是老人的精神支柱,然而,填补老人的精神世界,还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在国内首个因不探望父母被起诉的案件中,法官最终判“子女每两个月探望一次,每年的重大节日最少探望两次”,即使是这样的要求,又有多少外出打工的子女能够做到?他们会因忙着挣钱无法抽身,也会因昂贵的交通费用只能一年甚至几年回家一次,这些都是老人们可以理解的理由。为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提供便利,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参与。
在许多城市社区,已经建立起了为老年人提供娱乐活动的长效机制,由社区提供活动场所和必要设施,组织老年人依据自己的爱好参加不同的活动,唱歌唱戏、跳舞健身、读书观影,这些娱乐身心的活动让老年人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农村老人也需要这样的生活便利,但现实却是少之又少。个别地区的农村已经作出了成功探索,浙江省慈溪市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依托村便民服务中心建起了村居家养老服务站,“以老助老”银龄互助团队、巾帼助老服务队上门和定点服务,政府购单服务和社会公益帮扶服务相结合,使农村空巢老人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上都得到了满足。我们期待,在新法关注老年人精神需求的带动下,更多农村老人能够享受到来自子女的精神赡养和全社会的精神慰藉。
滚动资讯:

别让农村老人空了巢又空了心
发布时间:2013-07-05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毛晓雅
相关阅读
- 2014-07-14双峰县井字镇2.26万早稻今起开镰收割
- 2014-07-11双峰:井字镇科学指导晚稻育秧为晚稻生产“提速增效”
- 2014-07-10双峰县水利局办理提案
- 2014-07-10双峰县水利局重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心
- 2014-07-09新化农业局放眼农业大环境推进城乡卫生大整建
- 2014-07-09娄底市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基本平稳
- 2014-07-09双峰积极落实中型灌区“两费”纳入财政预算 破解灌区难题
- 2014-07-09双峰县全面完成乡镇农民用水户协会注册登记颁证工作
娄底新闻
- 娄底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邹文辉主持
- 娄底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 娄底市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会议召开
- “干”字当头,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贡献娄底力量|湖南日报
- 邹文辉与国网湖南电力党委书记、董事长明煦座谈
- 娄底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邹文辉主持
滚动新闻
- 娄底:上半年存贷款余额增速度均居全省第三
- 邹文辉到双峰县督导安全生产和抗旱工作:突出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 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
- 防控一线,总有她的身影——记2020年度娄底市三八红旗手刘碧微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 “玩”生态旅游 “秀”农村活力
- 一身警服 一生热爱
湖南新闻
- 省高院发布报告:去年涉征案"民告官"一成胜诉
- 湖南首届"瓷博会"开幕 3000余件陶瓷艺术作品参评
- 成品油价下调 我省93号汽油重回“5元时代”
- 长沙地铁2号线西延线首列列车抵长 每列车有6节
- 下月起规范车辆救援服务 车辆施救告别"漫天要价"
- 长沙公积金使用率超8成 90㎡以下首套住房首付2成
焦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