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男子体操单项吊环的决赛,身为陈一冰的同胞,我也为陈一冰鸣不平。
浏览各大门户网站,有为陈一冰叫屈的,有为陈一冰喊冤的,有赞扬其大方、大度、美德的,有为陈一冰遗憾的,等等,如此这般,不一而足。
现场中央电视台的解说和嘉宾都为这样的结果感觉到非常诧异,陈一冰整套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任何失误,和冠军得主巴西选手扎内蒂,难度系数一样,但是冠军得主有明显的环上动作不到位、屈胯、落地移步,按照裁判正常的扣分加分规则,无论如何也不会出现一个完美无缺的得到15.8分,一个有明显不足、且落地不稳的得15.9分的结果。
但是,事实就这样出现并发生了,完美的陈一冰比缺憾的扎内蒂少了0.1分。尽管由于各方面的差异,我们在伦敦并不是当地观众的香饽饽,但是,当这样的结果出现在大屏幕上时,还是引来懂得欣赏体操运动观众的不少嘘声。
当电视镜头再次对准陈一冰时,我们看到的是陈一冰在领奖台上微笑中所带出的苦涩,看到的是他对冠军得主的祝贺。于是乎我们的好心人开始为陈一冰大唱赞歌,赞歌的内容前文已经提到了,不再赘述。
其实,从这些好心人为陈一冰的奔走呼号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个陈一冰“被亚军”确实有些冤。我们的主持人也说这样的判罚和结果也是比赛的一部分。既然是这样,个人觉得,我们就没必要喊冤。喊冤的目的就是为了申冤,就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无理取闹,不是强词夺理,也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而是要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符合奥林匹克公平竞赛精神的结果。
既觉得冤,又喊冤,而不去争取公平的结果,不叫无理取闹,至少也叫怯懦。怯懦不等于大度、也不等于大量、更不等于美德。
陈一冰冤吗?从他接受采访强忍着的泪花可窥见一斑,从央视女记者带有哭腔的提问和安慰中可见一斑,从专业人士李小鹏的评论中可见一斑。
陈一冰接受这样的结果,无可厚非,因为作为运动员,他上面有教练、有领队、有代表团,他们不去抗议、申诉,作为一个弱势群体的运动员怎么可能去抗议、申诉呢?何况搞不好,自己去抗议、申诉,还会违反代表团的某些规定?
既然这样,对于陈一冰来说选择接受是最佳的结果,领导不出面,我们的队员除了无奈就剩悲催了。
有一点必须要说:如果陈一冰的冤屈成立,而我们的大度、大量、美德,根本就不值得提倡,因为接受不公正的比赛判罚结果,等同于纵容黑心裁判的行为,等同于亵渎奥林匹克公平竞赛的原则。如果我们都这样做,谁去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奥林匹克精神?
类似于陈一冰今天这样的“大度、大量、美德”,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都是这样过来的,但事实证明,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西方人并不买账,他们对我们的行为不但不予以尊重,反而会说:中国人只顾面子只要面子,不要事实,不讲理性。翻译过来其实就是虚伪。
长此以往,我们自己放弃公平、公正、公开的权力,剩下的就只有吾日三省吾身的妄自菲薄了。既然形成了这个定式,我们偶尔抽风一般的想起来抗议一下、申诉一下,人家把你定性为无理取闹,用傲慢的态度对待你,这有什么不对吗?
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学学韩国、学学日本,韩国击剑选手面对不公平的判罚,他们的教练和队员可以现场抗议、申诉长达一个小时之久,虽然由于不合理的规则限制,没有得到改判的结果,但是国际剑联官员高度评价韩国人申雅岚的体育精神,并提议为其颁发特别奖。
而我们的媒体是如何报道的呢?“韩国击剑女将申雅岚‘哭’来特别奖”、“不改判就不走!韩国‘坐地姐’坐了1小时”等这样的字眼充斥网络甚至平媒。
同样,在男子体操团体赛中,日本队面对已经公布的比赛结果,他们当场抗议、申诉,至少也有20多分钟,最终得到由第四名改判为第二名的结果,著名的体操教练黄玉斌说:很理解日本人的申诉。
个人认为,如果我们抛去偏见,韩国与德国的重剑半决赛判罚过程大家都通过电视屏幕看到了,连裁判自己对判罚都没有统一的意见,自己都有争议,韩国人能不喊冤抗议吗?面对这样的正义之举,我们有什么理由玩文字游戏取笑主持正义方。这样的取笑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对教育我们的后代有什么帮助?
中国队领队叶振南透露,按照规则,中国队没有任何申诉的可能“国际体联有关申述的规定,只能申述自己的难度分D分,自己的完成分E分和对手的D,E分都是不能申述。这就是不可逾越的游戏规则。”其实,韩国的重剑半决赛按规则也不可能改判,事实也没改判。但是韩国人的申诉至少达到了一个目的,让奥委会和剑联的老爷太太们知道,规则确实不合理,并由此给奥运会更改不合理的规则施加了正义的压力。
凡承认《规则》是人定的,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玉旨的,《规则》就不可能有不可逾越、更改的。既然游戏规则是由人定,当然也要由人来改。但是中庸的没有原则立场的思想持有者,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修改不合理规则的战士。
我们首先应该清楚,在体操的不合理规则中,由于种种原因直接受害的、或者受害最多的是我们。因为历史告诉我们,我们的队员的实力无限接近冠军标准。而对于那些二三流队伍,规则的漏洞不但对他们无害,反而对浑水摸鱼更有利。与其我们三番五次受制于规则遭“陷害”,我们为什么不站出来抗议、申诉?
《国际歌》中有这样一段歌词: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公平是施舍不来的,是祈求不来的。与其说我们中庸的忍耐,倒不如说,我们不作为。今天受规则陷害的是陈一冰,明天是中国的谁?
日本人,韩国人的抗议、申诉,很值得我们借鉴,他们的做法要比我们的“大度、大量、美德”更值得提倡,因为他们的举动会遏制裁判的邪恶,会弘扬发展奥林匹克公平竞赛的精神,维护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而我们忍让的结果,将是对邪恶的纵容,养虎遗患。
退一步讲,韩国人和日本人的抗议和申诉或许没那么高尚。或许只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国家的荣誉和奖牌。但是在为自己挣得公正的同时,我们不会否认他们对不合理判罚和规则抗争所做的贡献。
魏纪中魏老先生说的很有道理:全世界都重视金牌,而不是只有中国重视。在奥运会期间,全世界人都在关心体育。英国人关心金牌的程度不比中国人低。如果大家都不关心金牌,这个奥运会就没有意义了。
雷锋是共产主义战士,别忘了美国的西点军校也在研究雷锋。但雷锋的共产主义精神,有一句就是敬爱的周总理题词的“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即便我们把“阶级”去掉,也应该有“憎爱分明的立场”,至少不能一团和气好坏不分,否则最终结果就是没有是非之分的和谐自己。
作为一个大国,在国际事物中我们有维护正义的义务,在体育运动上我们同样肩负着维护公平竞赛的责任。我相信这样一句话:体育远离政治是西方政客的P话。不错,既然体育是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他没有脱离地球,就不可能出污泥而不染,就不可能是真空的,他不是世外桃源,也不可能独立于社会文化背景、独立于地球村存在。
话或许真的有些难听,但事实就是如此,就是再委婉,再粉饰,再婉转,再和颜悦色,再玩儿文字游戏,也掩盖不了事实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