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火箭官”焦三牛不是“官二代”的背后
发布时间:2012-02-14   来源:中新网社区  作者:孙传章



    去年12月,甘肃省武威市拿出31名副县级领导干部的职位向全国公开选拔、选聘人才。其中,1989年出生、工作刚刚半年的清华大学毕业生焦三牛,拟被破格选拔为副县级的武威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消息一出,类似“火箭干部”“萝卜招聘”“富二代”“官二代”之类的质疑声出现在网上。(2月13日《都市晨报》)

    对于网友的质疑,可以理解。因为在焦三牛之前,一些地方在选拔年轻干部的时候,让人看到的总是有这样那样的背景,总是让人看不到真实的一面,人们诟病的是官员选拔机制和程序不透明。

    志愿到武威工作的清华大学毕业生焦三牛,通过严格的公选程序,以知识测试、面试、差额考察、差额推荐、差额票决全部第一而中选。这也让我们看到甘肃省武威市这次干部选拔,机制透明,程序正当,我们不仅不能怀疑,还应该给他们一些掌声和喝彩。

    选拔人才关键的是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这个问题上,多数单位做的很好,但也有少数单位,做的让群众极为不满。他们把公平、公正、公开只是喊在嘴上,并没有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在人才招聘工作中,表面上一套,而私下又是一套,为了达到少数人的目的,他们不是在面试上作文章,就是在体检上做文章,即便是样样都合格,也能找个理由让你不合格。而真正有真才实学的人,却因家庭没有什么背景,而拿不出钱去行贿,只能是落选。

    武威市这次选拔出的拟任对象之所以能服众,是因为没有人违背有关规定、没有人乱开口子,没有人去任人唯亲,更没有人去提前“制定”条件搞所谓“萝卜选拔”,在公选全程都始终是公平、公正、公开。一是武威市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选拔、选聘,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在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之下。二是除了坚持发布公告、报名与资格初审、知识测试和资格复审、面试、差额考察和考核一些正常的程序,还采取了市委全委会差额推荐;市委常委会差额票决,避免了少数人说了算,也避免了靠“伯乐相马”的视野局限性。

    国家建设需要大批年轻干部,用人理念也在逐步转变落后的、保守的、陈旧的、片面的人才观念。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将成为一种常态,网民也会更加理性地看待年轻干部的选拔使用。如果各地都能像武威市这样坚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选拔出来的年轻干部还有谁会去质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