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没校车的贫困县竟有433辆公车,这个数字更客观
发布时间:2011-12-27   来源:中新网社区  作者:灯下看雨

    2011年12月24日9时许,云南省广南县曙光乡发生一起非道路交通事故。事故车辆为云HB3410微型面包车,核载7人,实载14人(含驾驶员),车辆翻入60米山谷中。截至目前,事故共造成7人死亡(含驾驶员)。而就是这样一个无一辆校车的贫困县,却有着433辆公车。(12月26日云南网)

    公车作为“三公”中的一大块,一直饱受诟病。从上至下的公车改革一直备受关注,可是此项改革多半是只见雷声未见雨点,充其量就是下一阵毛毛雨,且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根本不能润及根本。毕竟公车的使用人多是领导干部,其改革阻力可想而知。

    在现实中,“夺命校车”的前车之覆始终成不了后车之鉴。我们都知道,能买得起校车的地方,要么就是地方财力还算过得去,再加之领导还当码子事,要么就是学校收费还能上得去、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否则,乡里的娃娃有个马车、面包车凑合着搭乘就算不错了。

    校车可以无,公车不能少。如今的公车配备虽然有严格的标准,但是超标的多、降标的少,没有哪个领导愿意乘坐配置低的车。公车对领导阶层而言,就是身份和权力的代言。正如时下的政府采购,“不配对的,只配贵的”。因此,在云南省广南这样的贫困县,有着433辆公车而无一辆校车,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人说,校车配置还有一个责任承担问题。校车假如不是政府统购统管,那么就算出了事还有替罪羊。而校车一旦也姓了“公”,那么日后的是是非非就是“黄泥巴掉到裤裆里”,全都是学校和政府的责任了。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落个监管失职的骂名总比担全责要好。

    少点超标的楼堂馆所、少点不必要的“三公”支出,随便省省都能让很多孩子有车可坐。校车问题的彻底解决,说到底不是有钱没钱的问题,关键是看我们的政府及其领导干部有没有对孩子安全负责的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