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疑,应当肯定,达芬奇公司作为行政相对人,在其相关行为被上海市工商局认定为违法并受到处罚后、不服处罚,并要求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无疑是达芬奇公司的法定权利,理应得到尊重。不过与此同时笔者认为,鉴于达芬奇家具一案已有的社会影响,相关司法机关如果能够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进行公开审理,结果也许对达芬奇公司、对市场规范,对执法公正都将可能会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首先就案件具体公正实现层面讲,显然从上海工商局与达芬奇微博论战中不难看出,达芬奇对上海工商局的相关的执法程序、适用法规,乃至违法事实的认定上,都与上海工商局有着不同甚至于相反的看法。所以在此前提条件下,达芬奇公司在受到行政处罚后提起行政诉讼,以要求司法机关就上海工商局所认定事实、执法程序、适用法律的正当性与合法性进行审查,并进而作出判决。而与此同时,达芬奇公司一方面,可以在行使自已诉权的方式,以通过法庭辩论对行政机关的具体执法程序、认定事实与适用法律的正当性与合法性提出自已不同看法并行使自身的抗辩权利;而另一方面,通过法庭审理与最后判决,达芬奇公司自身应该也能从中了解到相关行政机关执法程序,以及认定事实与法律适用上究竟是否存在不当,并可以此对自身在市场的家具经销行为形成进一步的清晰认识。就此对案件处罚的具体公正实现而言,都无疑应该是一件好事。
还有就市场公正层面上来说,显然不难看到,其实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所要解决的是行政相对人与执法机关具体行政行为之间所有的争议,目标是要通过对行政行为的规范,来维护市场规范与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在此具体就以达芬奇家具一案来说,应该说,其中涉及的有市场规范、企业合法权益、消费者权益,乃至行政行为合法性等诸多问题。对此就是暂且按下案件审理具体结果不谈,而仅仅就以案件将可能进入行政诉讼程序而言,公开审理,不仅可以使达芬奇及其相关家具企业、消费者,可以从法庭辩论中了解到双方理由与不同主张,而且随着案件审理的深入,除了可以对相关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有所了解外,结果还能有利于企业、消费者对市场家具经销行为市场违规,是否侵犯了自身权益的认识水平从中能得到提高。由此而见,如果这次达芬奇案件的审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向社会公开,可以说,对家具市场规范、对执法公正、对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都不失为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所以笔者认为,鉴于达芬奇家具一案所有的社会影响,相关司法机关如果在案件进入司法程序时,能够采用在电视等媒体进行同步实播方式公开审理,以让尽可能多的社会公众当庭外“陪审团”,相信对司法公正权威的确立、对市场规范、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结果都会有积极的社会影响。
自8月31日对外公布达芬奇公司在上海家具市场流通环节中存在三项违法行为后,上海市工商局对已查明的事实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根据处罚决定书,达芬奇公司经销的“卡布丽缇”家具未配有中文说明书、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将对达芬奇处以133。42万元罚款等。前夜达芬奇公司连发多条信息在其微博“喊冤”,强烈表达对处罚决定不满,称将对上海市工商局提起行政诉讼(《东方早报(博客,微博)》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