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官员带头献血,缓解血荒何需放宽献血年龄?
发布时间:2011-12-15   来源:中新网社区  作者:雷铁锤
    据报道,我国正酝酿修改《献血法》,将献血年龄从18-55周岁,放宽至17-60周岁。卫生部昨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仅是个别专家的建议,卫生部还没有启动与之相关的工作。卫生部办公厅新闻办主任邓海华今日表示,目前全国采血量为3935吨,每天需约7万人献血,我国人口献血率为8.7‰,低于世卫推荐标准,北京等地采血量持续下降。

    “无偿献血,免费用血,一人献血,全家受益”,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口号!然而近年来,全国多地却出现了采血困难的情况。尤其是郭美美事件后,人们对于红会、血站充满了不信任与不满意,“血荒”来势汹涌!

    其实,许多百姓不满于无偿献血、有偿用血的现状,就像是大家把物品捐献灾区,而最终这些物品却被“卖”给灾民,其乖情悖理,毫无二致。无偿献血易,但想要无偿用血却是难上加难。不对称,所以不平衡。这也是许多人不愿意、不主动献血的重要原因。

    不少网友都持这样一种观点,即:大家都不献血,看他们还怎么卖血?这里的“他们”,指的是血液中心、医院、卫生部门,可是现实中,“血荒”的直接受损人,不是“他们”,而是普通的患者。血液的采集、加工、储存等环节不可能不产生一定的费用,所以,有偿用血从道理上来讲并非不可接受。可是,一袋血四五百元的“身价”,到底是否合理,公众却无从得知。也就是说,相关部门没有对用血成本公开、透明。没有公开、透明,自然无法获得公众信任,出现拒绝献血的现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所以说,造成血荒的重要原因在于信任而不在于年龄。缓解血荒靠放宽献血年龄实在是舍本逐末之举。更何况,人们去无偿献血这是道德上的问题,而非法律上的难题!即便是放宽了献血年龄,也未必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不管怎样,面对“血荒”的困境,我们确实不该也不能坐以待毙,毕竟痛苦的是患者、是家属、是老百姓。为缓解血荒,不妨发挥党员、官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规定党员、官员每年至少献一次血,否则开除党籍,罢免官职。应在各政府大楼门前停一辆献血车,每天都组织官员献血。如此一来,既缓解了血荒,也让老百姓看到官员们的赤子之心,官员的形象立马高大无比。其次,浩浩荡荡的公务员考试中也可增加一项要求,每年两次献血者优先录取。凭献血证可获加分奖励。再者,出于就近原则的考虑,医院里的医生、护士们应时常献血。尤其是血库不足时,医护人员应发扬“白衣天使”的使命感,袖子一撸,献个400cc的血。我想,当公务员和医护人员都加入献血大军之后,“血荒”的困境不日即可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