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女杰广场清晰醒目的公厕标识。
华声在线-娄底频道讯(通讯员 彭运良 王小华)近日,市民惊喜地发现,双峰城区公厕“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无论是大街还是小巷,一下子“冒出”许多公厕。这是双峰环卫处为迎接8月底省级卫生县城复查和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双峰分赛区而描绘的“杰作”。
为提升环卫服务水平,营造洁净的城区环境,双峰县环卫处自7月下旬受领任务后,迅速将设施完善任务分解到相关责任人,多措并举,同步推进,抢时间、赶进度、抓质量、保数量,经过近半月的“赶工”,终于完成“创卫”复查和“省运”举行必须具备的环卫基础设施。
城区公共厕所标识完善、设施完好。环卫人员冒着酷暑高温,对城区36座社会化公厕进行了调查摸底,准确掌握了现状,提出了整改措施。对城区社会公厕统一设置了“四牌”:导向牌、门头牌、男女标识牌、管理制度牌。标志牌清晰醒目,极大方便了市民如厕,再不用满街找厕了。环卫处对5座位于人流密集位置的直属公厕进行了改造升级,促进了功能更加齐全、使用更加方便、卫生更加清洁、环境更加舒适。
公共垃圾箱全部实现升级换代,彻底淘汰了敞口式垃圾箱。在前段更新136个封闭式垃圾箱的基础上,此次又投入30万元,大手笔更换了24个大型密闭式垃圾箱,将城区敞口式垃圾箱全部“消灭”。对原有封闭式垃圾箱全部进行“体检”,修复了部分损坏的垃圾箱。
果皮箱进行了补装和维修。投入7万元,对主街果皮箱进行了一次重新梳理,补疏修损,保持了果皮箱安装设立合理便捷,设施完好,功能正常。
添置一艘垃圾打捞船,夯实了城区“三河”保洁基础。城区湄水河、咪水河、城中河30多万㎡的河域面积,打捞水面垃圾有了先进工具,解决了以往靠长竹竿打捞的不便,为水面清洁提供了“保护神”。
垃圾运输、洒水能力严重不足局面有望缓解。城区230余万㎡的清洁面积,每天超过300吨的垃圾全靠2台洒水车洒水降尘和7台垃圾车运输,车辆超负荷运转、司机疲于奔命,不仅安全隐患突出,运输效率、洒水覆盖面和频率难以为继。在县“一整三创”办的协助下,一次性新增3台,真是“雪中送炭”,为两场“省考”提供了坚实保障。
[责任编辑:朱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