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王则鸣烈士墓献花.
在王则鸣烈士墓前重温入党誓词.
华声在线-娄底频道讯(通讯员 胡如庄 彭运良)4月19日,双峰县人口计生局党组组织局机关、计生协、社会抚养费征收局、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全体干部职工,前往印塘乡大坪街村开展“烈士墓前上党课”的党性教育活动。
上午九时,在大坪街村村主任的导引下,人口计生局一行来到革命烈士王则鸣墓,党组书记朱卫平和局长谭余崇向烈士敬献了鲜花,全体人员向烈士三鞠躬,并庄严地举起右手,重温了入党誓词。接着,一场生动的党课就在烈士墓前进行。
王则鸣, 1900年11月12日出生在梅仑山下的大坪里。在湘乡县立高等小学堂读书时,因痛恨袁世凯的卖国行径,将自己的学名“萼”改为“锷”,并解释为“锷者,刀剑之刃也,以之斩杀奸邪。”他还赋诗言志:“寻得英雄用武地,好将吾剑削不平”,表现了血性男儿以身许国的远大抱负。17岁那年考入湘乡驻省中学,通过同乡蔡和森,结识了毛泽东、彭璜等一批有志青年学生,志同道合,共同求索革命真理。他积极投身五四运动,为反帝爱国、驱逐张敬尧而奔走呼号。中学毕业后,他没有回乡谋事,而是在长沙追随毛泽东等先进分子从事革命斗争。1920年秋,他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毛泽东建立中共湖南支部之后,他又成为湖南早期的共产党员之一。这时,他取韩愈“夫物不平则鸣”的语意,再次改名为“则鸣”,决心为推翻不平等的社会制度而奋斗不息。1922年初,王则鸣、蒋先云等受党组织委派,赴安源煤矿,协助李立三、刘少奇办工人夜校,开展革命启蒙教育,组织工人参加革命斗争。安源大罢工取得胜利之后,他与蒋先云又奉命到常宁水口山铅锌矿开展革命工作,受到矿工们的欢迎。他们建立了水口山工人俱乐部,王则鸣担任俱乐部文书工作。反动当局对水口山工人运动的兴起十分害怕,于是逮捕了王则鸣。由于党组织的营救,广大工人声援,王则鸣不久被释放出狱,安排回湘乡老家转入农村地下工作。1924年国共合作后,根据中共湘区委员会的指示,王则鸣跨党帮助建立国民党湘乡县党部,并担任常委。他在湘乡建立了中共湘区委第三特别支部、青年团湘区委湘乡特别支部,并担任这两个支部的书记,被选为青年团湘区委第二届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通过他的努力工作,湘乡的党、团工作和国共合作出现了好的形势,走在全省的前列。同年秋,中共湖南党组织派遣王则鸣去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5年归国后,王则鸣任中央工运特派员,赴焦作煤矿开展工人运动。他领导焦作煤矿工人掀起大罢工,显示了工人阶级团结斗争的力量,打击了煤矿资本家和帝国主义势力。
1926年4月,王则鸣被调回湖南组建中共安化地方执行委员会。10月,他当选为中共湖南区委执行委员,任组织部长。根据湖南区委关于党的发展的决议,他大力发展中共基层组织,同时积极扶助国民党左派发展他们的地方组织。12月,湖南全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同时在长沙召开,正式成立了省总工会、省农民协会。王则鸣当选为省农协委员,兼任农民自卫武装部部长。1927年4月,省总工会、省农协在长沙开办工农自卫军干部训练队,王则鸣为主任,并担负教学任务,首期集训学员300多人,为工农运动培养了一批骨干。马日事变前一天,中共湖南省委开会讨论应变措施,决定由林蔚、彭公达、王则鸣等5人组成秘密临时省委,准备应付湖南的反革命事变。5月21日晚,许克祥等发动叛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王则鸣、林蔚等人立即指挥工农武装进行抵抗,终因寡不敌众,伤亡很重。王则鸣与柳直荀突围后,星夜赶到湘潭,召集军事会议,制定反攻长沙的计划。在他们的积极发动下,湖南工农武装10万人向长沙进攻。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行动失败。事后王则鸣等赶赴武汉向中共中央政治局汇报马日事变情况,请求中央给予进一步行动的明确指示。从武汉回到湖南后,王则鸣到湘潭至湘乡一带秘密从事组织新的武装暴动的工作,遭到敌人追捕,再次逃往武汉。经党组织安排,王则鸣又赶赴江西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失利后,王则鸣于8月24日在长沙被敌人逮捕,关进湖南陆军监狱。他化名刘云钦,坚不吐实。1928年初,王则鸣趁看守疏忽之机,越狱逃跑,潜回湘潭坚持党的地下工作。3月20日,由于坏人告密,王则鸣再一次被捕。面对敌人的诱降和逼讯,他昂然回答:“共产党员宁可断头死,岂可屈膝降!”敌人无计可施,于4月5日将他杀害。临终前,王则鸣写下一首绝笔诗:“事业未成令人忧,奔走湘鄂有三秋;今日吾身牢中坐,即到黄泉志不休。”
王则鸣投身革命矢志不移的坚强党性和视死如归的英勇斗争精神,深深地教育了广大干部职工。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向王则鸣烈士学习,认真践行群众路线,切实做好人口计生工作,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计生人应有的贡献。党课活动结束后,为以实际行动迎接省运会的召开,局联合工会组织了“登梅仑山竞赛健身活动”。
[责任编辑:朱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