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日记拉近干群距离
——双峰县荷叶镇干部直接联系群众解民难
今年以来,为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双峰县荷叶镇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干部作风巩固年活动,着力转变干部作风、拉近干群距离,推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每个干部都写民情日记,直接联系群众60户,对联系户做到:家庭情况明了、电话联系畅通、帮扶解困实在、走访见面经常。
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实施以来,全镇干部共联系走访群众1200多户,其中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户、上访户占主体,解决问题200多个,化解矛盾150多起,“两会”期间实现了零上访。涉军群体代表王兴国感动地说:干部把我当亲人,我不好意思上访了。3月20日晚,《湖南新闻联播》以“民情日记拉近干群距离”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
出发点:把群众当亲人
镇党委在实践中体会到:要加强基层组织、转变干部作风,乡镇干部必须沉下身子,与群众面对面打交道,把群众当亲人,在联系走访中加深感情,在为民服务中提升本领,在促进发展中展示风采。力求通过开展“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活动,转变乡镇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提升做群众工作的水平,拉近同群众的距离。
为此,荷叶镇党委出台了《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实施方案》。
着力点:落实“三有两会”
群众有干部联系卡、干部有民情日记、镇村有民情台账、群众评议会、乡镇点评会,这是荷叶镇“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的考核标准。为此,镇党委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工作制度。
一是建立健全干部驻村入户制度。党政成员直接驻村,机关干部每月深入村组农户不少于15天,全年直接联系60户以上群众,驻村干部下村联系走访群众不少于20天,做到:家庭情况明了、电话联系畅通、帮扶解困实在、走访见面经常。广泛开展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党政成员帮扶3户以上,单位负责人帮扶2户以上,其他干部职工至少帮扶1户。着重帮扶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和特困群众。镇党委给每名干部配发一本《民情日记》,走访联系情况在《民情日记》上详细登记,及时汇总。
二是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夯实群众工作基础,在镇机关设立群众工作站,每天1名党政成员值班接访,对重点户下访、夜访。把干部联系电话张贴到群众家中,及时收集社情民意,提供便民利民服务,对重点问题实行动态管理,跟踪督办。
三是建立健全民情述评考核制度。镇党委每周召开一次中层干部会议,汇总民情日记,及时建立台账,按职责分工交办落实,党委书记李增名、镇长邹和聚亲自抓点评、抓督查。对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情况印发督查通报,对优秀典型通报表扬,至目前已印发通报5期。每月召开一次民情日记述评会,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就联系帮扶群众情况当众述职。半年召开一次评议会,由“两代表一委员”中选聘出的100名创先争优评议员、转变作风监督员对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情况进行群众评议。
落脚点:一切为了群众
荷叶镇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实施以来,镇班子成员率先示范,全体干部积极走访,为群众切实解决困难和问题。荷叶镇尖石村留守儿童王佳庆去年8月在玩耍时不慎溺水,造成重度脑窒息,目前仍在广州某医院治疗,经济上不堪重负。镇党委书记李增名在走访中得知这一情况,立即把他家列为自己的联系帮扶对象,并号召全镇干部献爱心,为他筹集善款1万多元,同时多方发动社会各界人士捐款,缓解其燃眉之急。
富圫村大元组低保户彭书贵是一个目残人,妻子袁玉飞是一个智残人,连唯一的女儿也是捡来的。镇长邹和聚在民情走访中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后,把他纳入帮护对象,帮他出主意、想办法,树立“人残志不残”的信心,帮助他把危房改建成为红砖房。
副镇长王辉在走访中,了解到桂华村谢祥自2009年从部队退伍回家五个月后,出现神志不清等症状,由于家庭比较困难,再加上谢祥一直不肯配合治疗,病情严重。3月4日,谢祥再次发病,出现打人倾向,给周边群众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通过多方沟通协调,3月6日,王辉亲自将谢祥送至梓门桥精神病医院进行治疗。
天坪村肖宗桂从2011年11月份开始,先后赴京、赴县上访,要求政府清偿他为乡镇企业所借贷款和集资款本息。为确保全国“两会”期间荷叶社会稳定,神冲总支一副书记龙巧云从2月份开始,全面走访了该事件相关当事人,调查事情真象,并经常与肖宗桂保持联系,了解其思想动态。在肖宗桂外出期间,龙巧云通过多次与他沟通交流,做好稳控工作,打消了他赴京上访的念头。3月13日,经龙巧云联系协调,镇政府召集相关人员座谈,协调解决此事,形成了统一意见。
省人大代表、荷叶镇党委书记李增名感慨地说:“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干部都知道了,老百姓就会把干部当亲人,我们推动基层工作就更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