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钢:员工论坛给力企业挖潜创效
1-2月,涟钢挖潜创效较去年同期超过2.6亿元,减少有息债务17亿元以上
2008年刮起的全球金融风暴,令不少企业经历了一场生死洗礼。作为华菱钢铁旗下的骨干企业,涟钢也不例外。
华菱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曹慧泉在2010年履职涟钢总经理时,大声疾呼:“我们唯一的出路,是紧紧依靠职工群众!”
同年9月,关闭四年之久的涟钢内部网“员工论坛”重新开放。
迄今,“员工论坛”已注册会员4000余人,发帖总量14万多条。
交流思想、反映问题、汇集民智,“员工论坛”如广而告之的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的个人邮箱一样,成为涟钢不断强化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助推企业发展的催化器。
论坛:企业转型发展的催化器
2010年9月13日,涟钢论坛“员工之声”正式上线。面对企业遭遇的困境,大伙憋了一肚子话想说。从设备库存到备品消耗,从冶炼思路到营销渠道建设,从跑冒滴漏到护厂防盗……
论坛开通不久,网友爆料“曾让涟钢烧结球团生产陷入非常被动的美国硫酸渣精粉又进厂了!!”一时间,论坛炸开了锅。
第二天,公司总经理曹慧泉以“大道无名”的网名回帖:“公司已经通知港口停发,并安排进行调查”。
“回应的速度真快。有这种精神,涟钢的事情是可以办好的!”职工看到了重振涟钢的希望。
2011年3月,涟钢开展领导干部思想作风教育实践活动,中管人员在论坛实名回复网友提问,与职工直接对话,主动“沉”到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带头改变工作作风,好!”2250热轧厂职工一条发给厂长手机的短信引发了系列改善现场工作条件的行动,曾在论坛传为佳话。
2011年4月,炼铁厂技术科副科长梁南山在公司内部高炉操作研讨会上的发言《从经验炼铁走向科学炼铁再走向经济炼铁》经论坛发出,瞬间引爆了钢城关于转变炼铁观念的大讨论。10天时间,帖子点击率突破2万次,回帖240多条。帖中提到的一些操作方法,运用到实际操作过程中,每年可降低成本以1000万元计。
短短1年多时间里,诸如此类关系企业生产经营的帖子达9万余条,单帖点击率最高达6万余次。
广大员工在论坛上“群策群力”,建议改善企业内部流程问题的,制止“跑冒滴漏”的,降本增效的,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意识在不断增强。
“员工之声”,这个精英和草根可以同时发声的平台,使涟钢领导干部与职工实现了真正的平等对话,论坛成为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有效推动了企业的转型进程。
2011年,涟钢减亏24亿多元。今年1-2月,涟钢挖潜创效较去年超过2.6亿元,减少有息债务17亿元以上。涟钢职工从数字的变化上,看到了涟钢的希望,更坚定了走出困境的信心。
论坛:员工思想的晴雨表
“人人都有麦克风”。网络就像空气和水一样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涟钢论坛也成了员工思想交流、情感碰撞、信息传播、情绪宣泄的新平台。
新分配来的大学生在论坛上要求电信公司为公寓上网提速,个别过激的言论曾在论坛引发一场关于“素质与教养重要性”的大讨论,“在我们重塑企业文化的今天,难道不应该集中更多的精力在公司发展上?”,“论坛又不是个人出气口!”,“倡导文明上网,体现素质!”……终于批判声中传来一个抱歉的声音“我会注意(当时比较气愤)……”
在网友纠结“为什么删帖?”时,一位名叫感恩的网友将他与论坛“管理哥”的QQ对话发到论坛,一时间大家信服了。
一次次坦诚的交流,理性的辩论,员工的思想渐渐明朗。
当得知25吨左右一卷的钢板,竟然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偷走16卷,网友愤慨不已,“沉默和麻木比牢骚、骂娘更可怕!”
当DC04深冲钢用户提出质量异议后,网友质问“人比人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呢?如果技术不是问题的话,那么就是责任心的问题!”……
通过 “价值观之变”、“流程之殇”、“体系之痛”等系列案例的学习,职工受到了极大震动,“我们真的落后了!落后在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落后在除了抱怨,看不到自身的差距!”
论坛里,员工开始深刻反思“究竟要做一名怎样的涟钢员工?”
2011年3月,效益不好,公司作出当月绩效奖下浮24%的决定,有些网友不理解,“工资要打7.6折?”
通过论坛与报纸、电视的互动,新闻传播、热点透视和舆论引导等多种方式的“渗透式”层层剖析,员工的思想变了。
“希望公司尽快走出困境,职工收入方能跟着水涨船高”,“亏损一起担当、创效一块分享”,“坚守岗位,做好本职工作,一切都会好起来!”
一年多来,通过“员工之声”提供的新的教育环境、新的沟通渠道和新的工作载体,员工思想有了新认识,工作起来有了新方向:“忠于自己的岗位,尽心尽力干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做一名解决问题的有心人,自动自发降成本、提质量!!”
论坛:群众监督的“电子眼”
中高层管理人员年薪、职工收入分配办法等一直是职工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企业管理中最容易造成职工群众不理解的难点。员工之声开放以后,网友一直针对这些问题发声,成为公司管理层绕不开的话题。
2011年1月11日,涟钢党委第一号文件《涟钢厂务公开实施办法》下发,对厂务公开有关问题进行安排布置。网友欢呼“党委一号文件:厂务公开真给力!”
3月28日,《涟钢报》以16个版的篇幅,将讳莫如深的中高管年薪、职务消费一并公布。
沸沸扬扬猜测不断的年薪问题,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网友纷纷表示“不过如此! 这样的年薪我看不高,能理解,能接受!”
2011年8月,网友集体声讨某玻璃钢有限公司,“喷雾冷却塔达不到冷却效果,导致公司要损失上千万元来改造!”
公司纪委迅速作出回应,“已介入调查,结果将及时通报。”连续及时的跟踪“通报”让网友目睹了整个事件的调查经过。
通过论坛,晒厂务公开,晒职务竞聘、晒评先评优……一切都在阳光下消毒杀菌。
被众网友称为“曹哥”的总经理曹慧泉也不时在论坛发帖,参与大家的讨论,认真听取“斑竹”、“网友”的建议。公司党委书记、工会主席汪俊主持召开意见领袖座谈会,鼓励网友“拍砖”,“论坛不搞实名制,要让人讲真话。”“要能够容忍不同的声音,包容不同的意见!”
通过论坛,群众对领导干部的舆论监督更直接、更彻底、更真实、也更尖锐,“让作风转变之风真正刮出效果!”
去年9月,职工质疑“助学捐款都发给了些什么人?”涟钢工会立即从捐助对象的实际情况、相关政策,以及所捐款项的使用和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回复。
“这不但消除了部分职工群众心中的疑虑,还进一步激发了职工帮扶困难职工的热情。”论坛的开通,不仅为企业与职工群众架起沟通的桥梁,也为推进民主管理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
论坛:关注民生的回音壁
论坛开放畅通了网上民声的通道,“让职工有地方说话,让职工不白说话。” 对论坛反映的问题,党委宣传部专门配置了论坛舆情管理人员,由专门人员分门别类整理,并要求相关部门5个工作日之内予以回复。
“工资何时才能给力呀?”焦化厂作为主体生产单位,作业环境复杂,员工有抱怨情绪。为此,公司领导多次到基层调研,充分采纳职工对二次分配方案的意见,立下治理焦炉冒烟的“军令状”,职工个个开心,激动地在论坛喊出了“焦化职工的三个感谢!”
职工担心学校门口小车、摩的、垃圾车拥堵不堪,“万一孩子蹭了,被车挂了……恳请双菱公司领导将垃圾清运推迟到8:00以后。”不出半天,就有了回音:“感谢中肯建议,今后的垃圾清运工作,一定避开上下班、上下学高峰期。”
“很好,很给力!向双方致敬!”
2011年,论坛制订了《论坛舆情回复督办制度》、《舆情引导员联络工作方案》,创建意见领袖QQ群、建立各单位新闻发言人通讯录,举办公司领导与网友面对面座谈会……截至今年2月,员工之声论坛已督办舆情263次,涉及舆情的单位达33家。
一桩桩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民生“小事”通过论坛及时督办,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迅速听见回音,得到妥善安排,员工心宽了,气顺了,工作起来更给力了。“阳光、正直、包容、共享”的企业文化在涟钢员工中逐步深入人心。
涟钢党委书记、工会主席汪俊说:“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是最基础、最有效的工作方法。”
“员工之声”发自草根,观点不那么成熟,表达不那么理性,然而,涟钢却充分理解员工的切身体会和独到观察,尊重职工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实实在在把群众的智慧融入到决策中,运用到工作中。涟钢管理层相信,只要紧紧抓住“群众”这一振兴企业的“法宝”,切实转变作风,求真务实,凝心聚力,涟钢一定能走出阴霾,走进春天。 (呙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