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让“肇事逃逸者”无处遁形
发布时间:2011-11-16   来源:华声在线娄底频道  作者:谢能武 肖鹄 曾峰 梁文科

    一时半会找不到有用的目击者,只好将希望寄托在现场勘察上。勘察的结果,现场只发现一个掉落在地上的反光镜,其他一无所有。就在民警感到棘手时,一名目击者终于回忆出了一个车牌号码。如获至宝的民警立即调取了摩托车的档案,换来的却是一场空欢喜——该摩托车根本没有时间出现在现场。

    得知民警的查询结果后,目击者突然一拍脑袋说:“我当时把车牌号码存在手机里了。”当他把手机里存的车牌号翻出来时,民警们感觉哭笑不得,手机里的车牌号码完全不一样。看到民警的表情,目击者连声称是因为太紧张了,才报错了车牌号。

 

    随后,通过车牌号查到了摩托车的档案,得知该摩托车司机是涟源伏口人,当时正在娄底某驾校学车,为了不打草惊蛇,民警叫来了司机的教练员,希望得到他的配合。

    经侦查,民警发现嫌疑人正从涟源向娄底移动。“不好,他可能是要跑到外地去。”二大队大队长雷建平立刻将民警分成九路在娄底城区各个路口进行堵截。最终,二大队的民警们在娄星广场将正在准备逃往外地的肇事司机抓获。

    三年悬案终告破

    2009年11月12日,一位老人在涟钢钢城东路被一辆摩托车撞伤,摩托车司机声称将伤者送往医院,却在半路上将其丢在路边僻静处后,逃离现场。两天后,老人最终因脑疝抢救无效死亡。案件发生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其恶劣的反响,病人家属要求尽快破案,但是案情却迟迟没有进展。

    时间一眨眼就快过去三年了,这桩悬案却还没有告破,这也是刚成立一年多的直属二大队民警的心病。2011年9月,当年的案卷和所有线索再次摆在了二大队民警的面前,一场必须胜利的战役打响了。

    当年,三位目击证人目睹了事故,但仅有一位提供了一条不完整的车牌号码“9261”。当年的侦办民警们曾经多次侦查未果,而现场监控录像极为模糊,送往北京等科研单位都无法辨认,一切似乎再次走入死胡同。

    唯一的突破口只有那名提供不完整车牌的目击证人,这是经过多次案情分析会后得出的结论。于是,民警们调整调查思路,将当年的目击证人再次请来了。

    “我们不能冤枉一个好人,但也不能放过一个坏人,要给受害者家属一个交代。”雷建平口苦婆心地向那名提供车牌号的证人述说着,还带其去看当时的监控视频,希望能帮助他回忆起来。那名证人看到民警真诚的态度和严谨的办案作风,终于被感动了,一拍桌子说:“你在9261前面加一个A,抓住他准没错。”民警立即调取了该车的信息,将车主的照片给证人辨认,证人肯定地说:“就是他!”三年的迷雾在这一刻终于消散。

    9月29日晚,民警连夜赶赴涟源市水洞底镇,冒雨蹲守6个小时后将嫌疑人抓获归案。但是,嫌疑人却拒不承认交通肇事,公安机关只好以零口供向检察机关申请批捕,检察机关以证据不足不批准逮捕。眼看着煮熟的鸭子又要飞了,二大队的民警们又急又气,负责该案的民警决定放弃国庆假期,一定要把这个案子拿下来。

    10月8日,经过多天的审讯和外围调查,嫌疑人的儿子终于向民警袒露当年的一个细节:“父亲那天回来时就一直愁眉苦脸,后来告诉我,原来骑摩托车撞了人……”听到这句话,民警们20多个日夜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

    10月18日,娄底市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将犯罪嫌疑人予以批准逮捕。(本报记者谢能武  通讯员 肖鹄 曾峰  梁文科)    

    链接:

    2010年4月6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二大队成立。一年多来,辖区共发生道路交通逃逸事故16起,破17起,其中积案1起,破案率达100 %,其中,重大道路交通事故逃逸案件8 起,破8起,协助湘乡市公安局破获1起。共抓获道路交通肇事逃逸违法责任人15人,刑拘 5人,逮捕 5 人,追究刑事责任5人,行政处罚4人。

[上一页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