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设的军队指挥学博士后流动站正式揭牌,外国语言文学流动站在全军评估中被评为先进……10月初,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可谓是喜讯连连。近年来,该院大力推进高层次、高素质军事人才培养,10余个博士后项目在部队作战应用方面成功落地,取得显著成效。
如何把握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让传统优势学科再发展,新兴专业领域有突破?该院党委“一班人”深入一线调研摸底,确立了以提升军事人才培育质量和服务部队战斗力生成为标准的育人导向。该院政委陈勉认为:“军校姓军为战,在人才建设中把战斗力标准牢牢树起来,就是要让高学历人才在服务国防、服务部队、服务作战中实现最大价值。”
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为有效履行使命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在某重大国防科研项目组中,该院大胆启用一批打仗本领强、综合素质硬的青年骨干负责子项目组,有效推动计算语言学等新兴交叉学科在一线部队的应用;面对复杂繁重的军事任务,该院统筹调度丰富的语种人才资源,专门成立国防语言应急保障中心,派出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圆满完成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首都阅兵军事外交保障、上合组织“和平使命”联合军演保障等多样化军事任务。
该院党委连续两年确定“深化转型年”“转型增效年”目标,通过实施师资培优计划、“名师名家”培育工程,广泛招才引智、大力送训增智,营造用高素质人才支撑转型改革的生动局面。两年来共选送军事留学深造的人数达90人,57人被选派赴一线部队代职,人才队伍的任职经历、知识结构更加贴近部队、贴近实战。
“国防语言跟一般通用的语言学研究不同,是一个宝贵的特殊人才领域。”该院院长孟繁浩说,“丰富的实践淬炼一方面检验人才布局的成效,另一方面为校正人才布局方向树立战斗力标准。”鲜明的育人导向让该院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育都体现出浓浓的“战味”。课堂上,鲜活的一线实战内容让学员直呼过瘾。前不久,该院派出6名学员参加全国越南语演讲大赛,5人夺得各年级组一等奖。(申志国、杨坤)
[责任编辑:袁华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