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时节,正是“暑、热、湿”三气相交之时,人们容易产生生理及心理上的疲困,表现为没有精神和食欲不振,不想参加任何社会活动,只想躺在床上,在家里待着。对此,李艳玲提醒说,碰到这种情况,应该多走出户外,多和人交往,多去旅游或到公园赏景散心,适当做些轻微运动和简单锻炼,变“苦夏”为“乐夏”。
“三伏天”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李艳玲介绍说,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治法。“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这些疾病大多由寒邪侵袭所致;“夏治”指在夏季病情有所缓解时,辨证施治,可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冬病夏治”的方法有很多,有三伏贴、扎针灸、拔火罐、穴位注射、艾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