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数据推动经济复苏预期有所下调,而这在此前市场的下跌调整中已经有所反映,因此当前市场反弹更多反映的是对于政策放松力度显著加大的预期。虽然我们对于这一政策预期的最终实现仍不看好,但短期内信贷增速反弹等因素使得这一预期仍能够发挥作用。
虽然经济数据疲软,但我们认为政策大幅放松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仍在下降。2012 年开始劳动力人口增速大幅下降带动潜在经济增速下移,现在大幅放松货币将更多的体现为通胀和房价反弹风险而非就业提升。而随着过去增长透支作用的降低、基建投资的反弹和同比基数的降低,即便不出现政策大幅放松,同比经济增速进一步大幅下滑的可能性也不大。
3月信贷和货币增速反弹可能透支4月两者的增长空间。09年初的信贷增长逻辑当前并不适用。直观的差别在于09 年银行间利率反映的银行资金成本不到1%,而当前仍处于4%左右的高位,因此信贷和货币的扩张不具备可持续性。从本质上分析,09 到11 年间银行的大幅放贷是对03 到08 年间通过外汇占款高增长提升的潜在风险承受能力的集中释放,而随着外汇占款增速的趋势性走低和风险承受能力的回落,当前银行已经没有这个空间和能力像09 年那样在较低的资金利率水平下释放大量信贷的投放能力。而如果维持当前较高的实际资金利率水平,则会抑制信贷需求,同样使得银行信贷难以持续扩张。放松监管要求虽然能短期改善这种情况,但缺点是效果持续时间短,而且未来造成的风险更大。
因此当前金融体制改革呼声的出现是必然的。但是如果这种呼声仅停留在要求金融审慎性监管放松的层面上,那么对经济发展既无好处,恐怕也不会得到中央的广泛支持。我们认为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是降低对于信贷融资方式的依赖,同时也要降低对于用信贷拉动投资这种经济增长模式的依赖。
如果偏废后者,那么这种呼声就将蜕变为各地区或地区与中央之间的利益博弈,从而使得市场预期再次面临落空风险。
我们预计短期市场2400点以上仍存压力,但是由于市场政策预期犹在,在指数难以大幅上行的背景下,热点板块如地产、券商和区域放松等概念股的轮翻炒作仍将是短期市场的运行特征。
[责任编辑:陆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