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汽笛长鸣。6月25日上午,一声沉闷的关门声,将记者与整个世界隔绝起来。车厢外面是蓝天白云,里面除了记者,还有一车厢器材和南京军区某修理所的两名押运兵。
“不许随意下车,不许违规接打电话……”尽管只有3个人,但上士王龙还是向中士刘峰辰和记者严肃地宣读了押运纪律。其实,在他们俩多年的押运生涯中,这些军规早已烂熟于心。
盛夏时节,铁皮车厢像个蒸笼,没一会儿记者就汗流浃背,衣襟大敞,但两名押运员却依旧全副武装。王龙说,押运大都是乘坐“闷罐”和“平板车”,“冬像冰窖夏似炉”。
转眼到了午饭时间。香菇鸡丁、牛肉炒面……飞驰的列车上,刘峰辰变戏法似地端上三菜一汤。“过去押运,泡面饼干咸鸭蛋,一吃就是大半个月。现在不仅有了单兵自热食品,执行任务人数多的时候,还可以自带便携式炊具,吃上家常菜。”吃着香喷喷的饭菜,刘峰辰满脸幸福。
夜幕降临,列车停靠无名小站,押运员照例要对货物进行清点。只见刘峰辰拿着扫描仪扫过货箱上的二维码,信息立即录入到计算机中。“过去人工翻查、记录,每次都累得够呛。”他边扫描边介绍。这边,王龙打开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运用“人车动态管理系统”,将一天的押运情况发回所里。
装备先进了,让押运效率更高,但押运员的警惕性、责任感却丝毫未减。半夜,记者睡觉翻身时撞到了车厢门,王龙便条件反射般地坐了起来。他摇摇头告诉记者,现在一上火车,睡觉“半眯着眼”都成习惯了。
巨龙蜿蜒,列车迎着晨雾驶进皖南山区。王龙从背囊里掏出不少心理调适“法宝”:电子书、口琴、扑克……“两个人押运,‘白天眼对眼、晚上数星星’,非憋坏不可,多年来,苦中作乐成了押运兵的传统。”王龙说。
到了分别的时刻,列车载着押运兵渐渐远去。记者心中留下一个数字:近两年,该所押运行程近8万公里,押运兵们走过东西南北,留下一路忠诚。
[责任编辑:朱意志]
滚动资讯:
解放军押运部队装备单兵自热食品 午饭三菜一汤
发布时间:2012-07-02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欧阳浩 汪志忠
相关阅读
- 2016-10-27武警部队警犬竞赛:116位“汪星人”精彩对决
- 2016-10-1750岁将军景海鹏三征太空:太空飞行是事业
- 2015-12-15美副防长:俄罗斯是当前安全挑战 中国威胁更持久
- 2015-12-15 军报披露:随着军队改革展开,干部调整暂停
- 2015-12-05解放军报:我军有4个比例不合理 2个突出问题
- 2015-11-19中方回应“军事打击未奏效,国际反恐怎么办”
- 2015-11-13俄电视台意外曝光绝密核武器“斯塔图斯-6”(图)
- 2015-11-12韩决定明年起在最前方陆军部队部署无人侦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