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新化教师发帖募“二手书” 5000册爱心书建成“书屋”
发布时间:2014-12-11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原标题【湖南娄底:中学教师发帖募书 网友爱心汇聚共建“书屋”】

在书屋里借阅的学生们

    新华城市讯 书香流动,传递信任与感恩,也慰藉着孩子们的精神文化世界。在湖南省娄底市,有这样一位老师,他通过网络发帖筹集“二手书”,为孩子们办了一所“实学爱心书屋”。他叫肖松华,是新化一中在职教师。自7月底开始发帖,截至12月8日,肖松华已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网友的5000余本爱心书籍。

    今年6月,刚刚送走一届高三毕业班的肖松华发现,虽然学生们的高考成绩骄人,但总体上知识面窄,视野不够宽广,学生中阅读氛围不够浓厚。他于是产生了要筹集“二手书”,在学校成立“爱心书屋”的想法。

    7月底,肖松华开始通过网络向社会各界发出“关于征集二手书的请求”的帖子。肖松华的募书帖在网上迅速传开,全国各地网友纷纷点赞并赠书,助圆肖老师“书屋之梦”。8月4日,帖子发出之后没几天,肖松华就收到7本新书,全是王小波的作品,如《革命时期的爱情》《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等。肖松华发现,邮件上没有写寄件人的名字,也没有留电话号码。在邮包中,他只找到一张纸条,标明这些新书来自当当网武汉书库,“真不知这些书来自哪位好心人。”

赠书来自全国各地

    11月中旬,肖松华收到一条没署名的手机短信:“肖老师,一中172班学生赠送康熙字典、辞海各一套给爱心书屋,近日将由快递送达。”几天后,肖老师果然收到一个长长的包裹。拆开包装,当两套崭新的《康熙字典》和《辞海》出现在肖老师和同事们面前时,引起了众人的阵阵惊呼。由于包裹上并未留名,经多方打听,肖老师才得知这两套书是172班毕业生曾巨波先生特意买来捐献给书屋的。肖老师介绍,这两套书籍价格昂贵,非常难得,同事们都建议将这两套书作为“镇屋之宝”。

    11月30日,肖松华又收到整整19个大蛇皮袋的书籍。经清点,总共1639册。这是由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邮寄过来的。

    原来,早在一个月前,肖松华收集“二手书”的帖子被该协会的一位姓詹的志愿者看到。这位志愿者通过电话联系上肖松华之后,立即召集相关人员研究,并迅速成立了“回收二手书捐赠新化一中爱心书屋”志愿协会。在华南师范大学团委的大力支持下,协会的志愿者们通过上门回收书籍,在全校开展此项活动。收集的书籍包括专业课本及课外读物、工具书等。根据肖松华的信息要求,她们将一批不符合高中生阅读的专业书籍贩卖给二手书店,并将所得经费800多元用于补贴邮费,以减轻肖松华的负担。

    随着影响的扩大,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其中。河北师范杨武林同学免费捐赠书籍354本;福建叶罗平免费捐赠书籍108本;湖南长沙一家公司的老板表示愿意捐赠价值2万元的新书给“爱心书屋”,捐赠仪式将在不久后举行;一位已经毕业多年的一中校友电话联系上肖老师,将捐赠3吨左右的旧书给学弟学妹们阅读。

    截至12月8日,肖松华共收到全国各地爱心人士捐来的新、旧书籍共5000余本。

捐赠的图书

    肖松华这一举动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学校腾出一间会议室,作书屋的专用场地。书屋也成了同学们课余时间的热门场所。高一班的张同学说,“我收获绝不仅仅是书本知识,而是‘崇尚优质阅读、远离不良书籍与不良网络’的一种风尚,更是‘以书本为媒介,传递信任与感恩’的正能量。”

    由于肖松华是一名在职老师,每天都有正常的教学工作,所以,他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打理书屋。还有一些学生,到书屋来阅读的同时,也义务帮忙登记、管理。肖老师说,这个爱心书屋是一个典型的无人看管的图书室,图书的借还、爱惜全凭借阅者自觉。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们也争气,这个爱心书屋至今没有丢过一本书。“充分信任学生,才能将书屋运作得好!”

    肖松华表示,他会将“爱心书屋”建好,利用好,开放好,不辜负爱心人士的一片热心,让这些书真正起到传递“正能量”的作用。“下一步的计划就是找时间把这些书分好类,让来爱心书屋的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还能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希望这份爱心能够循环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让更多的人帮到更多的人。”

    目前,捐赠活动仍在继续。 如果您家中有闲置书籍,愿意帮助肖松华圆他的“爱心书屋”公益梦,可以联系肖松华,电话:13875483473。